“兒行千里母擔憂”,多少年來,親情是個割舍不斷的話題,這樣的血脈之情從古至今不斷綿延。2014年11月5日,常州一中高一的學生們在離開父母、感受軍營生活的第四天,開展了“家書系我心”活動。600多名學子在閱讀父母的來信后,給父母也寫上一封情真意切的家書,來感恩父母的拳拳之心。
家書活動前,由高一(1)班主任高東梅老師代表全體老師發(fā)言,她說到:“時間過得真快。轉(zhuǎn)眼間,我們離開父母到軍營已經(jīng)第四天了。在這里,我們經(jīng)歷了許多第一次,第一次知道折被子那么難;第一次學會給同伴打飯;第一次趴在地上,一點一點清掃著地上的垃圾……這許多平凡的小事,平時都是父母為我們做的。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說一聲謝謝,甚至還會抱怨和責備。想起幾年前看的一篇文章《江上的母親》,一位經(jīng)歷了文革,獨自撫養(yǎng)三個孩子長大的母親,在68歲的年齡上得了癌癥,為了不給孩子增加負擔,毅然出走跳江自殺,只在遺書上留下簡短的遺言:我不愿意成為孩子的負擔。如今,我也是一個母親,當孩子生病,我會從晚上一直抱到天亮,但第一時間我感受到的不是疲憊,而是多么希望病毒侵入得是我的身體,而不是給我的孩子。父母才是天底下愿意為你無私付出,但從來不要回報的人。”
當學生們看著父母寫來的信件時,眼淚情不自禁會流出。想起自己的淘氣,惹到了父母;想起自己的無知,讓父母困惑;更想起自己的輕狂,讓父母受傷……一封封家書的背后,深藏的是一個個動情的故事。(高東梅)
“江水三千里,家書十五行。”家書自古就一直有著特殊的含義,故鄉(xiāng),父母,一口湯的味道,一縷炊煙的方向,都包羅在薄薄一紙中。而在軍訓的第四天,國防園內(nèi)一中師生開展了軍訓傳統(tǒng)活動“回寫家書”。
早在學生前來軍訓前,一中的家長老師就已經(jīng)為學生們悄悄準備了一份特殊禮物——家書。起初播起《軍中綠花》,還有同學不理解地頻頻回顧,但隨著高東梅老師的開題語,會場漸漸變得鴉雀無聲。我一直叫他們“我們班的孩子們”,原以為他們還沒有長大,但這四天向我證明了,其實他們早已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無聲無息地成長。就在我以為他們已經(jīng)足夠堅強時,看著他們捧著家書泣不成聲,才發(fā)現(xiàn)其實他們只是正在努力變得堅強。
我想再也不會有比他們更可愛的孩子啦,那么真誠,那么坦率,當笑就歡笑,當哭則慟哭?;丶胰ヒ院螅麄兛赡芤琅f是那個惹得父母哭笑不得的討債鬼,但此時此刻,他們的筆跡雖然還稚嫩,但落在紙上的每個字都盛滿了心意。(實習生 岑瑜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 )
致親愛的女兒:
秋風起,桐葉黃,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之行,望我輩勿忘國恥。啟超君勉勵青年:少年強則中國強。國防教育意義大,強體魄,有組織,有紀律。把我們強健的體格、完備的人格和聰明才智更好地用在有理想、有抱負、有意義的事情上,
離家在外,爸爸媽媽對你的自理能力、組織紀律、團結(jié)友愛及順利完成軍訓任務等等方面,我們是非常的放心,因為從小到大,你一直是我們心中最棒的。你永遠是我們的驕傲。
祝一切順利!等你凱旋!
永遠愛你的爸爸媽媽
朝禾書于朝聞天下
(錄入人:實習老師 王超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