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文課上飄起雪花,美術課上重現(xiàn)梵高畫作,學生實時發(fā)送彈幕向老師提問…目前,常州中小學的課堂引入了不少“黑科技”,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通過深度融合,引領著孩子們探索未來。
這是常州市第一中學的一堂地理課,老師通過AR模型,帶領學生們判讀和應用等高線地形圖。
將3D傳感用于沙盤上,同學們可以親手搭建出火山、丘陵和山谷,攝像頭會自動測量與沙子之間的距離,投射出等高線和色彩:冷色為洼地,暖色為山峰,課堂變得生動有形。
常州市第一中學地理教師孫旭告訴記者:“地形是現(xiàn)實的,等高線是抽象的,我們在想象的過程中同學們很難把等高線怎么彎曲,山谷怎么彎曲增強現(xiàn)實沙盤,讓學生理解更為透徹。”
常州市第一中學學生俞中豪表示,在課堂上接觸了這些之后,讓自己更加有動力有欲望去學習知識。
課堂上,孩子們還可以通過掃碼進行答題,系統(tǒng)及時生成全班的結果分析。
越來越多這樣的“時髦”課程,出現(xiàn)在常州的中小學校。日前舉行的常州教育信息化創(chuàng)新應用大講壇,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一起圍繞“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”、“人工智能與教育”進行專題交流探討。
溧陽市永平小學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友偉表示:“有前瞻性應用方向的引領,比如雙視課堂就可以運用在我們學校,利用這樣的技術我們可以惠及到更多的農(nóng)村的學校,給他們帶去更好的資源?!?/p>
常州市教育部門還提出,力爭在2020年,實現(xiàn)校園網(wǎng)絡校校通、有線無線全覆蓋;建成10所智慧校園示范校和100所智慧校園標準校,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教學、教研和管理中全面應用;設立校首席信息官,推進校內(nèi)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創(chuàng)新融合;同時推出2萬個微課資源、100門“名校名師網(wǎng)絡課程”,達到“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,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,智慧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”的目標。
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潘小福表示,要進一步進行有關人工智能的教育,給孩子們嘗試體驗,加強大數(shù)據(jù)的研究,對孩子學業(yè)水平的精準分析提供便利。